在书舍 > 其他小说 > 霓裳铁衣曲 > 第四百四十章 不是圣人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王府,射圃。

砰!

随着一声巨响,枪口喷射出一股白烟,须陀觉得自己的肩膀被重重的撞击了一下,下意识的惊呼了一声。

“怎么样?”王文佐笑道:“你刚刚应该把枪托抵紧肩膀的,这样枪口就不会跳高了!”

“是吗?我还是第一次用这玩意,没想到劲道竟然这么大!”须陀笑道,他一边依照旁边射手的示范装填子弹,一边抱怨道:“不过这玩意装填子弹太慢了,有这个功夫,我四五箭都射出去了!”

“先不要下结论!”王文佐笑了笑:“你再打几枪再下结论!”

试射五枪之后,王文佐带着儿子来到四十米外的草人前,为了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真实的战场,草人上套了一件锁帷子,锁帷子外还罩了一层环锁铠,这是王文佐麾下中级武士军官的通常配置,基本可以免疫弓矢和刀剑的伤害(当然枪矛、钝器、强弓强弩贴脸射是挡不住的)。须陀原先也觉得四十米这个距离有些远了,应该再近些,可走近一看,才发现自己刚刚那五枪只射中了一枪,击中了草人小腹的左侧,环锁铠和锁帷子都有明显的破口,他伸出手指头从破口探入,拨动了两下,感觉到一个明显的硬物,用力掏了两下,那硬物滑出来,落在地上,他弯腰捡了起来,是一颗已经明显变形的铅弹。

“打穿了!两层甲都打穿了!”须陀兴奋的对王文佐道。

“嗯,如果是战场上,中弹者应该已经不能动弹了!”王文佐笑道。

“嗯,进去这么深!”须陀伸出自己的中指,比划了一下:“肯定伤到内脏了,基本救不回来了!”他兴奋的说:“这玩意还真厉害呀!两层甲都能一下子打死,比弓箭强多了!”

“你刚刚不是说火枪装弹太慢吗?装填一发,弓箭可以射出去五六箭了!”王文佐笑道。

“那是我不知道这火枪可以破甲呀!”须陀笑嘻嘻的答道:“五六箭有什么用,除非能射中脸或者盔甲遮挡不到的地方,都是白费力气。像这样身披两重好甲的,战场上给射的和刺猬一样却没受伤的太多了!而火枪的话,一下就能结果了!”说到这里,他做了个瞄准射击的手势:“而且火枪这玩意不费气力,不像弓弩,能上战场的强弓一般人可拉不开,拉得开也射不准!”

“你倒是识货人!”王文佐笑了笑:“待会多练练,四十米打五枪才中一枪,说出去丢脸!”

“嘿嘿,我这不是头一回吗!”须陀笑了起来:“您让我多练练,很快就学起来了,照我看,这火枪比弓箭容易练多了!”

王文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,他很喜欢须陀这种乐天,喜欢新鲜事物的性格,他看了看四周,自己的儿子们和功臣子弟们正在枪术师范的指导下,学习使用新式燧发枪,却没有看到元宝的身影,便问道:“元宝呢?他怎么没来?”

须陀心中咯噔一响,赶忙答道:“元宝他病了,起不了床,让我给您告个假!”

“病了?心病吧?”

“这个我就不知道了!”须陀闻言尴尬的笑了两声:“不过他今早的确躺床上没起来,您知道,他往常天没亮就起来晨练的!”

“算了,他那点小心思我都明白!”王文佐冷哼了一声:“舍不得沧州刺史的官位,不愿意被派到南边烟瘴之地去,就耍小性子了,对不?”

“这——”须陀干笑了两声:“孩儿觉得这件事情也难怪元宝,他在沧州这里下了很多心血,好不容易有点成果,一下子却要去交州,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,还望您体谅体谅他!”

“我要是不体谅他,怎么会还在这里问你?早就治他的罪了!”王文佐冷笑道:“难道我当老子的,还看不出他这点小心思?”说到这里,王文佐叹了口气:“年轻人格局要放大一点,不要只盯着自己眼前那三瓜两枣,要往外看,往远处看。就好比你,当初你们几个,护良去了长安,彦良有了倭国,元宝也是一州刺史,唯独你只能顶风冒雪的跑船,找那个没影的新世界。你要是心里面过不去,能有今日的须陀州吗?”

“父亲教训的是!”须陀苦笑了一声:“其实我当初心里也是有怨气的,只不过后来多跑几趟船,见的世面广了,那怨气就渐渐消了!”

“这就对了!”王文佐笑道:“遇到不平事,没怨气要么是活圣人,要么是死人;我王文佐估计生不出圣人儿子,有怨气很正常,但有怨气不能躺平了不做事,事情还得做,只要把事情做好了还是我王文佐的好儿子,不然倒霉的就只能是他自己,你把我这段话带回去,让元宝听听!”

“是,孩儿记住了!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须陀在院子里洗了把脸,推开房门走了进去,听到动静,元宝从床上跳了下来,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须陀,今天怎么样?老头子有没有问我为何没来?”

须陀冷哼了一声,在桌子旁坐下,给自己倒了杯茶水:“问了!”

“那你怎么答的?”

“就按你要求说的:你生病了,躺床上来不了!”

“那老头子怎么说?”

须陀喝了口茶水,瞥了元宝一眼:“父亲他说你是心病!”

“啊!”元宝吓得脸色一片惨白,一屁股坐在凳子上:“完了,完了,那,那你没替我辩解辩解,就说我真的病的很重,起不来了?”

“那父亲要真的派大夫来给你看病怎么办?岂不是我也犯了欺君之罪?兄弟两个成双成对是吧?”须陀伸出右手狠狠弹了一下元宝的脑门:“你真是猪脑袋呀!”

“轻点!”元宝抽了口凉气,小心问道:“那他怎么说?要怎么处置我?”

“父亲没说要处置你!”须陀道:“他让我给你带句话:遇到不平事,没怨气要么是活圣人,要么是死人;我王文佐估计生不出圣人儿子,有怨气很正常,但有怨气不能躺平了不做事,事情还得做,只要把事情做好了还是我王文佐的好儿子,不然倒霉的就只能是他自己!”

听到王文佐没说要治自己的罪,元宝松了口气,苦笑道:“咱们这个爹呀!还真是——,算了,看来这趟交州是非去不可了!哎,我就是不甘心!”

“那就憋着!”须陀怼了元宝一句:“还告诉你一件事,你今天没去亏大了。今天父亲可是在射圃让大伙儿开了眼界!”

“哦?父亲又拿出啥新玩意?”元宝凑近须陀问话,旋即拍了拍须陀的衣衫:“你今天干嘛去了?身上这股子味道,冲人的很!”

“嘿嘿!我身上的味道就是从那儿来的!”须陀笑着将今天试射的燧发枪讲述了一遍,最后道:“有了这玩意,弓箭强弩恐怕都要不成了!”

“那玩意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?”元宝将信将疑的问道。

“当然!一层锁帷子,一层环锁铠,四十米外打个对穿。这样的弓手,一军之中有几个?”须陀笑道:“难怪父亲要分封诸侯子弟,有了这玩意,什么蛮夷还不是一举荡平!”

元宝却不像须陀那么兴奋,他皱起眉头,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:“我就奇怪了,要是燧发枪这么厉害,咱爹干嘛不干脆打进长安城,取而代之呢?却放着锦绣大唐不要,去打那些蛮荒之地的主意?”

“我以前也和你一样不明白,这两年才渐渐明白些了!”须陀叹道。

“怎么说?”元宝问道。

“你想想,要是像你说的打进长安当天子,那父亲这么多儿子里,能继承大位的只有一人,其余的都只能为庶人,不,连庶人都很难当。”

“为何这么说?”

“你忘记了咱爹是怎么拿下倭国的?不就是皇女琦玉、中大兄皇子、大海人皇子三人争夺大位吗?咱爹可是有四五十个儿子,无论谁当了太子,能对自家兄弟放心?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长安城里醇酒妇人混一辈子,当个富贵囚徒罢了。而现在这样子,大家都往外打,分封到蛮荒之地去。大唐还是姓李的,就算将来护良兄长当了大唐的天子,大家兄弟的基业也隔得远远的,也不会杀个你死我活,有你没我的!”

“这么说来,咱爹还是挺在乎咱们得?”元宝叹道。

“那是自然,自家骨肉嘛,能不爱惜?只不过他疼爱的不是哪一个,而是所有人罢了。你留恋沧州富贵繁华,却有没有想过,沧州离范阳太近了,这等重要商埠给了你,你也未必吃得下,还不如乘着现在父亲还春秋鼎盛,去把交州吃下来,也未必比沧州这边差多少,却是能传诸子孙后代的!”

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!”元宝点了点头:“你放心,待会我就去向父亲请罪!”

“这就对了!”须陀笑道:“当不了圣人不要紧,能当王文佐的儿子也不差!”

“呸,倒是让你逮住一个把柄来消遣我!”元宝操起拳头作势要打,旋即又放了下来:“算了,你现在力气比我大太多,已经打不过你了!”

王文佐在众人面前演练火器的事情,很快就传播开来了,从河北到外东北的广袤土地上,开始掀起了一场新的浪潮,就好像有颗巨大的心脏在跳动,向东、向南、向北,向远方拓展!这个声音在每个有志男儿心中响起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长安,驿馆。

“殿下,到了!”一名锦袍军官对马车里拱了拱手:“您的事情还要过几天,请下车在这里暂时歇歇吧!”

“有劳了!”李守文走下马车,他的脸型略显狭长,更承出鼻梁的坚挺,绿色的袍服让整个人看上去有些阴冷,他对押送者点了点头,向驿馆走去。

“你们几个小心看守,有任何事情,立刻向我禀告!”那押送军官见李守文走进驿馆,送了口气,对几个属员叮嘱道:“这位的身份你们也知道,千万不能出什么差池!都明白吗?”

“王校尉!”一个领头的苦笑道:“不是我等不肯尽力,只是这驿馆人来人往的,着实不好看管呀!再说了,这位为何不放进诏狱,或者送进宫里,那不是方便多了?”

“你们也知道他身份不一样了,怎么处置是我能决定的?”押送军官苦笑道:“罢了,都仔细担着,别出差池便是!时间应该不长,大伙都担待点!”众人没奈何,应了一声,各自去履职了。这王校尉进了北衙,对一名当值的宦官道:“在下王孝杰,奉命前往饶州办差,今个儿回来了,还请向王少监通传一声!”

“什么王少监?会不会说话呀!”那内宦眉头一挑,生出一股冷意来:“已经是大长秋了!还少监少监的?没长眼睛还是没生耳朵?也出来办差!”

那王孝杰一愣,才反应过来自己问的那人已经升官了(长秋宫是汉代皇后的住所,大长秋则是皇后所有官属的负责人,东汉时为管理后宫事务的最高长官,后世将其作为内宦首领的尊称),赶忙道:“在下离开长安时还不知此事,失言之处还请见谅!”说罢,他躬身拜了拜,又从腰间取出一物,双手奉上。

那内宦接过,却是一件黄金饰品,脸色好看了不少:“那你在这里等候,我去通传一下!”

过了一会儿,从里间出来一名五十出头的内宦,正是昔日皇后的心腹,现在内侍省的最高官员内侍监王安陆。王孝杰赶忙上前,下拜道:“侄儿拜见伯父,恭贺伯父升迁!”

“起来吧!”王安陆示意王孝杰起身:“差使办的如何了?”

“人已经安全到了,就在城外驿馆里!”王孝杰低声道:“只是那边人多眼杂,也不是长久之计!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