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书舍 > 其他小说 > 霓裳铁衣曲 > 第四百三十五章 割断
“父亲您是想到咱们家了?”王启盛也立刻反应了过来。

王文佐没有回答,只是叹了口气。

“那,那父亲您是因为这个才主动离开长安的?”王启盛追问道。

“不说这些了!”王文佐摆了摆手:“对了,还有什么其他的消息吗?”

“哦,都是些例行的价目表!糖、茶、米、油、布匹、生丝还有铜钱和银币的比价什么的!”王启盛道。

“哦?为何不早点告诉我!”王文佐伸出右手,从儿子手中拿过信笺,开始仔细的阅读起来,按照他的要求,从成都、扬州、长安、洛阳等几个重要的商业中心,都要定期发来主要商品的价格表。王启盛看着父亲聚精会神的研究手中的价目表,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沮丧。随着他年龄的增长,愈发感觉到生活的无力,兄长们已经像展翅的雄鹰一样,飞翔在世界的各个角落,而自己却只能老老实实呆在父亲身边,和书本、表格、玻璃瓶和齿轮打交道,难道父亲打算让自己这辈子就当个工匠或者记账的?

“阿盛!你看看这个,还有这个!”王文佐伸出手指,在账本上点了两下:“你看出什么来了?”

王启盛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,却是茶叶价格和铜钱和银币的比价,他看了一会儿,却没有说话。

“没有看出来吗?”王文佐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来。

“孩儿无能!”王启盛沮丧的低下了头。

“无妨!我说给你听听,下次自己学着就是了!”王文佐指了指表格:“你看茶叶价格,比上个月高出不少来!扬州、洛阳的茶叶价格却没什么变动?这说明什么?”

“说明——”王启盛挠了挠后脑勺,脸上却现出为难之色,王文佐见状,只得提醒道:“价格上涨说明供过于求,要么供应不足,要么需求增加,而长安别的货价没怎么增长,多半是吐蕃西域那边的价格增长不少,应该派人往这方面打探!阿盛,你明白了吗?”

“父亲!”王启盛有些不耐烦的问道:“我是您的嫡子,为何不传授我兵法,治民之术,却整日里传授我工匠、商贾的学问,这又是为何呢?”

“商贾,工匠的学问?谁和你说这些事情的?”王文佐的眉毛危险的皱了起来:“可是你母亲说的?”

“不是!”王启盛有些胆怯的看了看王文佐,壮起胆子道:“母亲平日里没有和我说这些,可不说我也知道。当初其他兄长们小小年纪便文武兼习,而我现在却每日里学那些数术、物理、木工铁匠、商贾之学,父亲难道希望我将来当个商贾、工匠吗?”

“我没有这个意思!”王文佐摇了摇头:“当初你兄长们那样也是没有办法,我身居高位而支党薄弱,只能让他们从小就勤学苦练,才能早点成为我的助手,哪里能像你这样有时间修习学问?再说了,你说的那些商贾工匠之学也没什么不好的,你不是喜欢千里镜、热气球、水轮船吗?若是没有工匠之学,哪里有这些?”

“可是那些都不过是人下之人才做的呀!”王启盛急道:“父亲,我是您的儿子,难道您希望我将来做那些低三下四的活计吗?”

“工匠商贾可不是低三下四的活计!”王文佐脸色变得阴冷起来,片刻后他沉声道:“你若是不想学就算了,今后就不必学了,下去吧!”

王启盛胆怯的看了看父亲,躬身拜了拜方才退了出去,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,王文佐长叹了一声,即便是自己的儿子,也难以与自己心意相通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儿子说的倒也不错,即便是现代中国,掌握权力的官员社会地位也远胜过商人和科学家,更不要说公元七世纪的中国。可现在懂兵法治国的人不稀奇,懂经济学懂商业懂自然科学的却少之又少,总不能等自己一死,把满肚子的知识都带回土里去吧?

“大将军!”

“哦?是曹先生呀!”王文佐抬起头,发现曹文宗正站在门口,笑道:“进来说话,我已经致仕了,你就不要再叫我什么大将军了!”

“是!”曹文宗笑道:“刚刚进来时看到启盛公子出去,好像看起来不太高兴的样子!”

“哎,不提这不争气的小子了!”王文佐摆了摆手:“本想把腹中一点学问交托给他,可惜这孩子看不上,也只能算了!”

“启盛公子年纪还小,不懂事!”曹文宗笑着安慰道:“等过两年年纪大些,自然就明白了!”

“算了!”王文佐心灰意冷的摇了摇头:“随他去吧,强扭的瓜不甜,他不想学就换个想学的就是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!曹先生,你今天来有什么事?”

“是这么回事!”曹文宗沉声道:“我前两天听说了一件事情,觉得应该禀告您一声。”

“什么事情?”

“您还记得鄱阳王吗?”

“鄱阳王?”

“你是说先帝留下来那个儿子?”王文佐皱起了眉头,努力在脑海中寻找那个名字:“好像是叫李什么文?”

“李守文!”

“对,就叫这个名字!”王文佐拊掌道:“他母亲是叫许才人吧?已经过世了,对不?他出什么事情了?”

“是这么回事,饶州刺史上奏朝廷,说鄱阳王勾结妖人,私习天文数术,有谋反之嫌!”

“什么?”王文佐吃了一惊:“什么时候的事情?”

“上个月七日!”曹文宗道:“正好我一个弟子在当地游玩,得知此事后立刻传来消息,算来奏疏应该刚刚到长安!”

王文佐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,他退隐回范阳后,将曹文宗召回身边,名义上是教授家族后辈的武艺师范,暗中却担任间谍机构的头子,派出许多密探前往四方,打探各种情报,直接对王文佐本人负责。

“你觉得谋反之事是真是假?”王文佐问道。

“多半是假的!”曹文宗低声道:“先帝七个月前驾崩的,太子随之登基,饶州刺史换人,接着就鄱阳王谋反,这一系列事情也未免连着太紧了吧?”

王文佐无声的点了点头,李弘虽然得了中风之疾,躺在床上不能说话,但只要他还活着一天,太子只能是太子,皇后也只能是皇后,对鄱阳王下手总是不太方便;而李弘一死,太子就成了天子,皇后也变成皇太后,再想弄死这个鄱阳王就是举手之劳了。更不要说这饶州刺史实际上还兼着监视鄱阳王的狱卒,皇后换人说明前面那个可能不太听话,所以才折腾了七个月,不然恐怕李弘刚刚下葬,就下手了。

“再怎么说鄱阳王也是先帝的骨血!只凭饶州刺史的一张奏疏也是不能杀的!”王文佐沉声道:“恐怕还要往返折腾几次!”

“郎君说的是!”曹文宗道:“不过这件事一处,明眼人就都明白皇太后要杀他了!”

“做了亏心事,不斩草除根,怕是睡不着觉吧!”王文佐冷哼了一声:“先不急,你派几个得力的人去饶州先看着。”

“遵命!”

送走了曹文宗,王文佐也再也没有继续看报表的心思。若非曹文宗提醒,他都快忘记了李弘还有这么一个儿子。几个月前他轻车简从,回到长安,参加了隆重的葬礼,刚刚升任皇太后的前皇后还对他大加褒奖,又一次升迁他为河间郡王、检校仆射。但加官进爵弥补不了李弘的死,在王文佐心中,将他和李唐王室联系起来的最后一根纽带已经不复存在,他拒绝了朝廷的赏赐加官,以老疾为理由,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就上船回到河北,回到自己的事业之中。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这么快李弘的儿子又把自己扯回现实的漩涡之中。

“其实这件事情我不必管的!李弘离世之后,我就下定决心专心把自己知道的现代科学技术尽可多留一些,并开拓新殖民地。至于长安那边,只要不闹得天塌下来,我就不管,再说不是还有护良在吗?我又何必插手呢?不错,那李守文的确挺可怜,但帝王家本来就是这样的,既然享受了富贵荣华,就也要接受骨肉相残,世上的事情岂有两全其美的?”

王文佐思忖了半响,最后还是决定不再蹚这摊浑水,取了纸笔写了一封短信,唤来奴仆道:“你把这个寄到长安,交给护良!”

“遵命!主人!”

处理完了这个小插曲,王文佐立刻回到自己的书案旁,拿起笔来,继续书写起来,纸张上赫然写着一行工整的文字:火炮装药结构与弹道性能的影响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范阳城外,工坊区。

“五娘拜见大王!”高五娘跪在马车旁,面孔紧贴地面,已经有了星星点点斑白的发髻垂下的金钗轻微的颤抖着,仿佛她此时激动的心情。

“起来吧!”王文佐走下马车,看了看高五娘的面容,叹了口气:“五娘,我们也有年头没见了,你这头发都有白了,我们都老了!”

“多谢大王垂询!”高五娘神色有些激动,她也没想到已经封王的王文佐竟然还是这么和气:“妾身是老了,不过您还正是春秋鼎盛!”

“你又撒谎哄我开心!”王文佐摇头笑道:“天底下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时间,乞儿的一天是一天,天子的一天还是一天。我王文佐也不能把一天活成两天来,老了就是老了,得认!东西都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
“都准备停当了!”高五娘笑道:“请您随我来!”

“好!”王文佐点了点头,他跟着高五娘向里间走去,穿过一段矮墙,来到一个湖泊旁,只见四周茫茫一片都是泥沼,没有一点人烟。

“您看!”高五娘低声道:“这四边都不挨着,在这边试验,不用担心被外人看到!”

“不错!那就开始吧!”王文佐点了点头。

高五娘做了个手势,几个工匠抬着两只木箱子向前,当着王文佐的面打开木箱,从里面取出一根铁管和若干零件,然后拼装起来,半盏茶功夫之后,工匠们拼装好了,退到一旁。王文佐上前弯腰捡起,却是一支滑膛枪,枪口有卡环,他捡起刺刀,套上枪管然后扭转,卡扣套入,将刺刀固定好。

“火药和铅弹呢?”王文佐问道。

“在这里!”高五娘赶忙送上牛角药筒和铅弹,王文佐熟练的扳动扳机,然后装填火药,用推弹棍捣实,将铅弹推入枪口,在药盒撒上引火药,然后瞄准三十步外的靶子,扣动扳机。随着一声枪响,枪口喷射出一团火光,同时白烟喷出,将众人笼罩其中。

“大王,大王!”

被吓了一跳的护卫赶忙上前,却被王文佐推开了,他把发射完的滑膛枪丢给部下,上前走到靶子旁,失望的叹了口气:“打偏了,这玩意还是不容易用!”

“可能是小人工匠的问题!”高五娘赶忙上前道:“望山、准星对的不够齐整,枪管也不够直!”

“有可能,不过滑膛枪就这样,这个距离也不一定能射准的!”王文佐从部下手中拿回滑膛枪,掂量了两下:“大体上结构就这样了,可以定下来,不过重量还是太重了,士兵拿起来太不方便了!”

“那您要再轻些?”高五娘小心的问道。

“嗯,近距离还要当短矛用的!”王文佐掂量了两下:“不能超过十斤,再重就没法用了!”

“嗯,你继续改进吧!”王文佐笑道:“再给你四个月时间,够了吗?”

“足够了!”高五娘大喜:“大王您就放心吧,小人之前一定把样枪造出来!”

“不光是造出样枪!”王文佐道:“你应该知道,这玩意是要装备全军的,不会只要十支八支,而是十万八万。造这么多,你的工坊要做好一切准备,懂了么?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